结束一周的新闻宣传写作学习,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。虽非科班出身,当初因为出于对文学的爱好,机缘巧合走上了办公室文字岗位,中途也曾出走过,冥冥中还是和文字有着不解之缘。
爱好是最好的导师。中学时期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三毛的作品,在她的文字里找到了深深的共鸣和无尽的浪漫,从此迷上了文学。慢慢的也将自己的心路历程临摹成文,后来的我也有散文诗作散见于网络、报端。因此,走上了文字岗位,写上了新闻稿,从最开始的短讯消息写起,到后来的通讯报道。一步一步,有了自己的立意和写作手笔,在肆意的青春里挥毫泼墨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芳华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在文字岗历练了几年后,总感觉被一种无形的东西所束缚着,而自己却陷入了写作的瓶颈,以至于对于写出来的作品自己总觉得不太满意,觉得写作水平没有提高。在青春的任性、冲动支配下,我选择了出走,把自己慢慢的放逐。也许是性格使然,也许是情怀依旧,进入检察系统,工作仍旧与文字有关。每一次提笔,便将法理、情理融入司法为民的理念,把理性、客观、公平、正义写入检察业务中,人文关怀、人文情怀写在检察文化里。出走多年,归来仍如少年,挥洒青春仍旧豪情满怀。
新时代新发展,万物互联,新媒体蓬勃发展。从传统纸媒、PC端到移动端,时代变迁,新闻宣传工作也从粗放式宣传向精细化宣传转变,从对工作的总结上慢慢以问题为导向延伸。主动作为,让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,同向发力,并引导社会舆论了解、支持检察工作,需要我们更用心、更专注、更积极的打开新闻突破口,呈现出更有温度、广度、高度、深度的作品。进入网络时代,提前发声、正确引导,“主动”二字彰显站位。
文章千古事。自媒体时代,发展日新月异,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,人人都是读者、个个都可能是评论家,所有的媒体都是麦克风、传声筒。如何跟上互联网思维的趟,实现无缝对接,“担当”二字作文章。我想只有凝聚内外部合力,形成良性沟通的渠道和机制,借力扩力,抢占舆论的制高点,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和步伐,增强把控能力,以此扩大社会影响、政治影响、法治影响。以文化聚力,为检察业务发展推波助澜,写出有温度、有力度、有情怀的新闻作品。同时也从自我带来的社会价值,实现自身的价值。
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芒,一个地方反映检察机关的形象。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地域特色,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精神丰碑,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优势互补。无论外界如何变化,世界怎么变化,新闻“内容为王”一直不会变,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精神是支撑我们走下去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学习是一种态度,思考是一种能力,在学习中思考可以将学之东西慢慢消化,边思考边学习,可以将学之东西慢慢提升。笔耕不辍,就算写不出名篇佳作,做不成名家大腕,做个体面的写手也足慰平生。人生的舞台上,不光有歌唱家放歌舞台,歌手也能唱出天籁之音。
以前总觉得诗和远方离我很遥远,只存在梦镜里。耕耘文字,每一个检察故事中蕴含着诗和远方,每一篇文稿里也有我们的诗和远方,原来诗和远方就在我们的笔下。只要我们扛起肩上的责任,常怀“工匠”之心,文化在我们的笔下就有力量。
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”。怪才金圣叹对写作文章深有悟道,他说文章都是现成的,就在我们身边四周,只须“灵眼觑见,慧腕捉住”;作家冰心也有同样的体会:“盈虚空中都开着空清灵艳的花,只须慧心的人采撷……”。有人在文字的世界里直抒心意,有人沉浸于写作的乐趣,有人在写作中追寻不一样的人生,不同的初衷成就相同的书香之美。
在键盘的敲打声中,慢慢拼凑,人、物、情、景跃然纸上,一个个人物在我们的笔下丰富生动、一个个场景在我们的描画中印象更加深刻,一个个案例启发、警示着社会大众,在无形的网络空间“以案说法”,在无声的世界中能够和大众产生深深的共鸣,就是我们写作的价值,最大的收获。一笔一划,一字一句,以“心”为笔写“正义”,以“魂”为墨书“忠诚”,提笔写春秋,落笔是文章。
(作者:汨罗市检察院 王丹)
|